7月11日,公司召開董事會,董事長周曉明主持會議。副董事長、總經理張春偉就當前的主要工作向與會的各位董事、監事通報。會議重點對公司股權結構優化的相關事項進行分析和研究。
公司自集體企業整體改制為有限責任公司已有3年多時間,這些年來,由于體制和機制的變化,公司得到了較快的發展。但在發展的同時,許多關心企業發展前途的員工,在平時的交談中,都感到“集體”企業的味道仍然很濃。改制以后,體制上仍然不能足夠地激發出新的活力。從深層次上探究,股權過度分散是重要原因。公司現有持股人員為400多人,其結果必然是大家有責任,大家都可以不負責任。從體制上弱化了股權持有者和主要經營者的責任性和創造精神。由此而帶來的問題是責任和利益之間的關聯度不夠緊密,公司決策過程復雜,很難適應現代企業發展的客觀要求。從企業跨越式發展的迫切需求出發,需要決策者重新審視體制上的問題,對現有股權結構進行優化,實現股權的相對集中,讓主要經營者持大股且承擔起相應的責任,解決好阻礙企業發展的瓶頸問題。通過大家認真的分析研究,充分發揮集體的智慧和創造力,共同破解難題,得以認識的統一。
會議期間,各位董事進行充分的醞釀,各抒已見,在交流各自觀點的基礎上,形成統一的意見。主要圍繞的問題是:一、對股權結構優化必要性的認識;二、對股權結構優化我們應掌握指導原則;三、股權結構優化我們所要達到的工作目標;四、股權結構優化過程的步驟怎樣走。
根據大家的討論意見,會議提出《關于深化體制改革,優化股權結構的決議(草案)》。會議認為,通過優化股權結構,實現股權的相對集中,激勵公司決策層和主要經營者的工作熱情和創造精神,促進企業的跨越式發展,最終實現全體員工共享發展成果的目的。對董事會、監事會成員和現持股額在60萬元以上自然人股東,繼續保留股東身份,其余小額持股的自然人股東的股金實行有償有序轉讓;撤消團體股東,團體股東的股金也向自然人股東有償有序轉讓;為了激發主要決策層和經營層人員的創造力,要形成階梯式股權結構,董事長和總經理持股總和不少于51%;在董事會的組成人員中,現在一線從事經營活動的骨干董事,在現有股本金的基礎上,適度增加;其余董事和監事、股東保持現有股本金不變;新股東不再增設。股權受讓根據受讓人自愿的原則進行。
為了更好地做好股權結構優化工作,根據股東會、董事會、監事會各自職責和權限及相關決議,分別做好股權結構優化的各項具體工作。會議決定建立領導小組、工作小組、監督小組。領導小組由周曉明、張春偉、許奎安三位人員組成,周曉明為領導小組組長;工作小組由吳志凌、謝歡、趙吉烽、孫菊芳、何洪匡、王才軍等六位成員組成,吳志凌為工作小組組長;監督小組由黃永慶、黃國力、吳志凌、尤先先、周金海等五位成員組成,黃永慶為監督小組組長。
監事會全體成員、楊光明律師列席本次董事會,并暢所欲言,分別發表頗有見地的建議性意見。會議一致通過《關于深化體制改革,優化股權結構的決議》,近日將提交股東大會審議決定后實施。在一片熱情洋溢、和諧共商的氣氛中圓滿完成全部會議議程。